大河網訊(記者 楊鑫陽 實習生 羅曼寧)中秋佳節來臨,吃貨朋友們還在惦記大閘蟹?今年中秋,它們可能趕不上趟了。入夏以來的連續高溫天氣讓大閘蟹們備受脫殼不易、減產等諸多“烤”驗。那么現在大閘蟹市場行情如何?挑選大閘蟹,您知道哪些妙招?
今年中秋并非品蟹最佳時機
據鄭州海鮮市場商戶介紹,今年夏天持續高溫,嚴重影響到了大閘蟹的生長。大閘蟹養殖最適宜溫度在25℃至30℃,如果水溫到了33℃以上,大閘蟹的進食就會受到影響。除此之外,氣溫也會影響大閘蟹的脫殼。螃蟹每次脫殼就像換一次衣服,身體會長大一點,然而最近的高溫天導致螃蟹脫殼時間延后,有的螃蟹甚至干脆不脫殼,大蟹的產量就會減少。
中秋節期間的大閘蟹適不適合吃,能不能買呢?很多商戶都表示,中秋節期間乃至整個9月份大閘蟹其實都遠遠沒有成熟。大閘蟹養殖戶孫先生接受采訪時表示:“9月份的母蟹和10月份以后完全成熟的母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口感。9月份的母蟹蟹黃沒有凝固,是半流體,有點半熟芝士的感覺,肉質有彈性,口感像果凍。雖然吃起來沒有成熟大閘蟹一口下去滿滿蟹黃的滿足感,但是勝在鮮嫩。”
減量漲價 中秋時的大閘蟹可能更貴
今年中秋比較早,大閘蟹旺季的戰線也因此拉長了許多,通過走訪海鮮市場以及一些大型商超,記者發現不同地方的大閘蟹價格差別還是較大的。在海鮮市場上,大閘蟹的價格以規格大小、公蟹母蟹按斤定價,而在一些商超和專門賣蟹的店鋪,大閘蟹則按只賣。以2.5兩母蟹為例,海鮮市場的均價在八九十一斤,而商超的價格可賣至50元一只,一些打著“專業賣高端大閘蟹”的商戶甚至賣到90元一只。很多海鮮攤主都表示,今年大閘蟹產量低,價格高,所以買的人也少了許多。“今年大閘蟹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,大規格的蟹價格基本上翻了一倍,小規格的也上漲了約50%。中秋節是消費高峰期,價格有可能還會上漲。”緯四路農貿市場經營業主劉先生表示。
如何挑選大閘蟹?
大閘蟹的市場較為混亂,且不說缺斤少兩的現象頻頻發生,很多高價買回家的大閘蟹口味也不盡如人意。通過采訪養殖戶和商家,我們總結了幾個挑選和蒸煮大閘蟹的方法供大家參考:
1. 通過青背白腹、金腳黃毛來判斷大閘蟹品種優良和生活環境。
青背(色深說明成熟度高且品種更純)、白腹(說明蟹成長的水質泥質優良)。需要注意的是,現在有一些蟹商,為了迎合大眾的觀念,用保險粉兌水洗蟹,將蟹的腹部洗得白白的。保險粉雖然有較強的去污能力,但也帶有不小的毒性,因此,在買蟹時大家還是要擦亮眼睛,螃蟹的肚子應該是自然白,稍微帶點水銹色是正常的,不要掉入奸商的圈套。
2. 在判斷是否肥美時,需要注意觀察蟹身是否夠厚,屁股是否透出蟹黃的顏色,蟹殼的凹凸度,還有同樣大小的螃蟹是否壓手。
3. 剛換完殼的螃蟹背比較軟,千萬不要買,這種螃蟹吃起來非常水,膏很稀??梢杂檬智皿π返臍?,如果聲音比較沉悶,就說明里面的肉比較飽滿;如果是比較清脆的響聲,里面就是一個空殼子。
4. 大閘蟹并不是越大越好吃。螃蟹越大,代表蟹殼越大,并不意味著里面的蟹肉蟹黃蟹膏就越多。尤其是在9月份,小規格的螃蟹反而比大螃蟹更加瓷實。
5. 螃蟹最好是冷水下鍋蒸,黃才會慢慢凝固;把肚子朝上面,蓋上鍋蓋,中火燒開,3兩5左右的螃蟹蒸個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。蒸螃蟹切記不能火大,火大了里面的汁水就會爆。中秋期間,建議買母蟹和六月黃的公蟹。母蟹最佳的品嘗時機是10月中下旬11月之前,公蟹最佳的品嘗時機是11月1整月。